集美工业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 (2021—2025年) (2021年12月29日二届一次教代会审议通过)

发布时间:2021-12-31


前言

“十四五”时期是集美工业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学校正式步入第二个百年建设发展的第一个五年周期。为提升学校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增强服务厦门市、集美区产业发展能力,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通知》(教职成〔2020〕7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闽政〔20214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闽政办〔2020〕51号)、《福建省教育厅等七部门关于印发福建省职业教育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闽教职成〔2019〕22号)、《福建省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实施方案》(闽教职成〔2020〕29号)、《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做好“福建省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的通知》(闽教职成〔2021〕34号)、《教育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厦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两岸融合的意见》、《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学校是百年学府,办学始于陈嘉庚先生1920年创办的集美学校商科。2016年6月经福建省教育厅批准,由原集美轻工业学校和福建化工学校合并成立确定为现校名。

学校是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校、厦门市文明校园称号,是国家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全国首批云教学管理示范校、教育部信息化试点校,福建省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首批入会单位。

学校培育“政产学研会”五位一体办学模式。着力实现办学“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优质化、特色化”。近十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获得13金、67银、179铜,奖牌总数全国前二;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上获得9金、9银、11铜。

学校占地面积236048.72平米、总建筑面积166438.7平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0677.75万元,图书191123册。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309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222人、硕士及以上学历84人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112人、专业课教师223人、双师型教师102人、省级学科带头人5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1人、市级骨干教师46人。

学校打造“嘉庚精神、非遗文化、闽南文化、产业文化”的“一精神三文化”文化圈。开设工业机器人、工艺美术等29个专业,建设29个产、学、研、训、赛、考一体化实训基地、实训中心。学校2017年开始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长期选派教师开展智力援疆援宁活动;服务闽西南协同发展战略,协助武平职专、长汀职专学校开展专业建设、师资培训、人才培养,开展示范学校建设。

二、面临机遇与挑战

今后几年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集美工业学校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的战略机遇期。

一是中国职业教育步入高质量发展窗口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把职业教育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示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亲自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陆续出台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等系列配套措施,职业教育真正驶入快车道。

二是人工智能为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带来新的历史契机。当前“智能+”已渗透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迅速改变人类生产方式、服务方式和生活方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大范围应用和普及,一方面会导致部分劳动者从事的技术技能型工作为生产效率更高的智能机器所顶替,进而给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严峻挑战;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也会不断创造新的工作机会,并且有助于改进整个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和运行效率。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变革体现出融合、创新、跨界、终身化的新特征,课程、教学、学习、环境、教师发展、评价、教育管理及组织等方面,需要探究职业教育的变革路径及模式建构。

三是从厦门区域看,《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构建以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到2025年,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三次产业加快融合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27%以上,培育电子信息、航运金融贸易、文化旅游会展三大万亿产业集群。

四是厦门市职教高地建设给集美工业学校发展带来历史机遇。《教育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厦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两岸融合的意见》指出,支持厦门职业院校参与建设“鲁班工坊”,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海外职业教育培养培训基地,将紧密对接省、市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对接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讯设备、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健康等厦门市千亿产业链群,建设一批高水平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还将建设一批产业学院,以产业学院的建设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挑战:匹配国家战略、城市发展的职业学校发展思路亟待重构、路径亟待优化。

一是基于“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的品牌职业学校创建思路亟待理清,服务国家战略、区域发展、走向国际的能力亟待提升;

二是基于“产业链人才链-教育链”的专业群布局急需调整优化,标准化引领的品牌专业群建设急需全面推进;

三是基于“新思路、新路径”的内部治理体系急需完善,支撑发展,涵盖校企合作、队伍建设、技术转化等在内的管理体制改革急需深化。

四是高水平双师团队梯队、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高水平专业标准不够健全,整体水平还有待提升,产教融合机制有待优化,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仍有待提升,职业教育类型特征不够鲜明。

五是科研的引领性还不够强,社会培训覆盖面不够广,服务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六是仍然缺乏一批重量级的教育教学成果,国际声誉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十四五”发展规划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加强党的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改善办学条件和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为重点,深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发展社会服务和职业培训职能,建设成“国内领先,国际有名”的高水平职业学校。

(二)建设思路

构建“13451”建设思路,即突出“一个引领”(党的建设),力求“三个突破”(专业品牌化、校园信息化、办学国际化),推进“四个提升”(双师队伍、校企合作、学校治理、服务能力),着力五大抓手(能力、标准、模式、人才、对标),一个目标”(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的职业院校)。

一个引领:加强党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化德技并修、育训并举的人才培养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学习习总书记视察福建、厦门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习近平在厦门》,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职业教育落地、在厦门职教高地生根、在集美工业学校结出硕果。

三个突破一是“专业品牌化”的突破,即以协同化提升为基础,以标准化建设为重点,重新调整基于“产业链人才链-教育链”的新型专业群布局,打造具有国家行业水准的“品牌专业群”;二是“校园信息化”的突破,即聚焦智慧课堂创新,以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建设为重点,强化信息技术与专业建设、校园管理的融合发展,打造代表中国职业学校水平的“智慧校园”;三是“办学国际化”的突破,即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鲁班工坊”等一批职业教育国际平台,推动“一带一路办学经验”成为全国标准。

四个提升:一是双师队伍建设,坚持师德是第一标准,建立学校教师标准体系和管理制度、实施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选聘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等举措,推动学校“双师型”教师规模不断扩大,“双师”素质持续提升,“双师”结构逐步优化;二是校企合作,主动与行业企业合作搭建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平台,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三是学校治理,建立高效运作的制度体系,以提高制度的整体治理绩效以及提高院校竞争力。四是服务能力。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走出去”国际化需求。

五大抓手:一是标准引领从标准建设切入,推动学校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适应国家战略、产业需求二是模式创新,在示范学校建设模式培育的基础上,进行修正、补充、完善、提升,以资可复制的建设经验。三是精准对标,对标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和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国家公共基础课程标准;对标国际(境外)先进成熟适用的专业教学标准。四是能力建设提高学校党组织的号召力,提高干部的执行力,提高教师的教学力,提升学校服务社会发展力。五是聚焦人才,强化“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四有”教师标准,以结构化专业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以专业带头人与专业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建设一支能够满足教学需要的“双师”素质师资队伍。

一个目标: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的职业院校。

(三)建设目标

“十四五”期间,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福建、厦门重要讲话精神,将其作为设计和制订项目建设计划和任务的根本遵循,把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作为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以一流党建引领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以打造福建省高水平职业院校为目标,以引领改革、服务发展为己任,实施“113182222”人才培养(2021--2025)工程:培养1万名及以上学生;与1千家企业开展各种合作活动;与30家品牌企业开展人才共育交流;开展“3+2”贯通学生1千名;开展学业水平考试并升学8千名;毕业生创新创业2千名;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学生200名,力助他们升入大学继续深造;AHK双元制培养200人。

“十四五”期间,重构学校“一领航、三特色、三对接”专业群架构,即打造领航学校专业群建设的省级高水平专业群一个,建设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数字创意的三个特色专业群;对接厦门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化工战略的专业群三个。各专业群积极推动政校行企合作、产学研用协同,规划建设“543”产教融合高端平台,即5个产教综合体、4个职教集团(联盟)、3个特色产业学院。

1.总体建设目标

围绕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要求,探索“智能+”时代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造一批聚焦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高水平专业群,建立校企命运共同体建设新机制,搭建资源共享、机制灵活、产出高效的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立体式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将集美工业学校建设成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先行者、适应智能时代要求的技能人才的摇篮、企业家的摇篮、厦门市集美区中小微企业技术研发中心、集美市民终身教育学校与中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重要基地,形成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集美工业学校模式”,建成中国特色国际水平的职业学校。

2.阶段目标

——2025年,学校综合实力和智能制造等一批专业群稳居全国职业院校前列把学校建设成为能掌握新技术的创新型技术技能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成为推广新技术、支撑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高地;建成支撑产业转型发展的人才源、技术源;使学校成为厦门职教高地建设、厦门新兴产业合作示范区、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的重大引擎

入围全国德育特色案例思想政治课示范课堂、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课程思政教育案例、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职业教育规划教材职业教育课堂革命典型案例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优质继续教育网络课程

----2035年,打造职业教育“国家名片”学校办学质量和社会贡献获得全社会广泛认可,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前10强,引领职业教育实现现代化发展,建成国水平的大师级教学团队、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专业集群、具有强大辐射能力的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培养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使学校成为特色鲜明、品质卓越、国际知名的职业学校,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中国特色、福建样本、厦门模式”。

3.具体目标:

1)入围全国德育特色案例三全育人典型学校思想政治课示范课堂、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课程思政教育案例、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职业教育规划教材职业教育课堂革命典型案例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

2)事业规模:建成1~2个与厦门区域主导产业发展相对接的省级现代化专业群,集聚资源要素,专业稳定在26个左右。“十四五”末,实现在校生规模不低于7000人/年,其中,招收“一带一路”留学生约25人/年。

3)产教融合:建立服务产业发展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实现学校专业与产业链的有效对接、深度融合。新建校外实训基地20个;推进校企一体化办学,完善现代学徒制试点方案,争取增加3~5个专业试行现代学徒制。

4)师资队伍:着力打造一支“有信仰、肯学习、善实践、会创新、有情怀”的学习型、创新型、实践型教师队伍。新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专任教师9人;高级职称占比32.136%,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人数由26.6%提高到27.88%;重点建设专业教学创新团队10个,其中建成为校级以上优秀教学团队9个;建成双师素质培养基地7个,“双师型”教师比例占专业教师的70%以上;建成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人才库。

5)培养质量:面向福建省发展战略和区域产业发展、行业企业需求办学,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平台;培养一批产业急需、技艺高超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学生毕业率和就业率为98%以上,对口就业率为80%以上,就业满意率为90%以上,毕业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率为100%。

6)服务能力: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经济和社会效益得到进一步提升。“十四五”期间,为社会培养合格毕业生12000人以上,与企业合作开发项目5个以上,实现技术服务收入到款额30万以上;实现年职业培训12000人次以上,年职业技能鉴定3000人次以上。与周边社区共建区学院;建成社区教育示范基地,开发5门社区培训精品课程;助力厦门海沧青礁开展乡村振兴活动;开展欠发达地区薄弱职业院校对口支援,服务闽东北、闽西南协同发展区职业学校建设出成果、出典型。

表:十四五期间标志性成果一览表

类别

预期标志性成果

成果级别、数量

特色创新

国家级

省部级

地市厅级

1.

党的建设

党建示范校


1

1

1

党建工作标杆院系


1

1


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2

2


各级“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2

2


党员模范(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


1

13


党员名师先锋岗


1

3


2.

立德树人

“三全育人”典型学校


1

1


名班主任工作室


3

7


德育特色案例

1

1

3

1

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


1

1


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

1

1

1

1

思政课示范课堂


3

5


德育实践基地


1

1

1

班主任国家、省(市)、校三级能力比赛

3

5

5


3.

学校治理

文明校园


1

1


5A平安校园



1


各级质量年报的典型案例


1

1


学校各种集体性或管理团队的荣誉


1

2


4.

产教融合

示范性职教集团(联盟)


3

3


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3

3

1

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


3

3

1

区域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


3

3


企业工作室


2

2


教学名师工作室


2

2

1

技能大师工作室

1

3

3

1

非遗传承人工作室

1

7

7

1

产业学院


3

3


校企共建“岗课证赛”融合课程


3

3

1

5.

专业发展

建设优势品牌专业


3

5


打造省级高水平专业群


1

3


校本特色专业教学标准


5

5

1

6.

课程教学

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公开制度


1

1


教学资源库

1

6

15


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职业教育规划教材

1

4

15

1

教学能力比赛

8

20

30

1

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1+X”证书鉴定基地、“1+X”证书培训基地)


5

5


“课堂革命”、“岗课赛证”融合典型案例

1

10

10

1

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和

1

4

5


融媒体教材

1

3

12

1

职业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1

3

5


教改项目立项

1

3

5

1

教学科研能力比赛奖项

8

10

15


理实一体化校内实训基地


5

5


生产性实训基地


5

5


7.

师资队伍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1

2

3

1

教学名师


10

46


名师工作室


5

22


技能大师工作室

1

5

10


实施现代产业导师特聘岗位计划


20

40


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


3

6


依托国有企业、大型民企建立示范性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


4

7


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项目

1

3

5


8.

信息化建设

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

1




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室)基地(虚拟工厂、虚拟车间)


4

4


示范性数字化教室


6

6


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和量大面广的专业(技能)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15

15

1

专业教学资源库


6

6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4

4

1

智能化专业课程教学


4

4

1

9.

对外合作

“中文+职业技能”项目

1

2

2

1

到国(境)外办学,建“鲁班工坊”

1

2

2


示范性闽台合作实训基地

1

1

1

1

引进类项目如AHK

1

1

1

1

10.服务发展

和龙头企业联合建设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


7

7


示范性继续教育基地、社区教育示范基地和老年大学示范校


3

3

1

优质继续教育网络课程


5

5


协同创新中心


2

2


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农村技术培训服务基地)


1

1

1

各级各类媒体报道、承办市级以上会议


50

50


创新创业培训基地


5

5


四、发展战略

(一)学校文化发展战略

学校文化乃“教育教学之本,教育活动说到底是一种文化活动”。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延续地,是礼仪文化、儒家文化、道德文化、圣贤文化、耕读文化语言文化的重要载体。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文化建设。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革命文化宣传教育,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

精神文化建设:致力陈嘉庚精神为核心的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构建“一园、一墙、一路、一片、一馆、一书、一课”学习传承嘉庚精神格局;开展嘉庚职业教育思想研究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嘉庚精神体验活动。

制度文化建设:建立富有新时代学校特色的学校制度体系,引入国家、行业、企业标准,在课程与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实习实训、德育工作、学业综合评价、教师队伍、保障与服务等方面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在制度上体现对教师和学生的正确价值和行为导向。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和激励制度。

行为文化建设:以教师文化建设带动学校品牌发展。加强师德教育,传递师德正能量,使教职工保持高涨的专业激情。引导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从铸师魂、优质课堂、学习力、创新力四个方面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以备课组、教研组、学术委员会为主体建设学习型、研究型教师组织。全力搭建“学习平台、培训平台、实践平台、研究平台、读书平台、引领平台、展示平台”七大平台,为教师专业发展铺路搭桥,营造促使教师成功的教育生态,阶梯式培养成功教师。依据中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依托“四课”(职业生涯规划课、艺术与人文素养课、心理健康课、嘉庚精神课),通过“四线”(课程教学的德育主阵地、志愿者与社团活动的德育体验、实践课程中的工匠精神培育,实习实训中职业素养的培养),培养行为文化。

物质文化建设:物质文化体现在富有品位的校园风貌上。学校的建筑、绿化、雕塑、广场等,都是学校文化的展示。建筑楼名、校园小路设计、校园人文景观要注重学校的形态,更要注重形态中所蕴含的文化,体现学校文脉的延续性,体现学校与时俱进的文化精神。

重大文化建设工程:对接厦门职教高地建设,筹建嘉庚职业教育展览馆;筹建宣传、教学、实践、实训、创新创业为一体的学校融媒体中心;开展文化校园建设课题研究;提升闽南传统工艺传承基地功能。

加活动文化建设:发挥学校传承文化和传播文明的主要阵地作用。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精神,以课题带动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建设,形成教学浸润、专题开发和活动拓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节、科技与人文节、艺术节等主题教育活动,舞龙、龙舟、高雅艺术、非遗等表演进校园活动;建立国学社、国剧社、国话社、围棋社等社团,定期开展展演活动。

专栏:文化建设行动计划

打造学校文化品牌;形成鲜明的学校文化标识;提升学校文化景观设计;建设嘉庚职业教育展馆;建设一批文化设施;提升学校楼群道路文化建设;培育学校文化建设课题。

(二)专业群发展战略

加强专业群顶层设计,建立或完善应当包括(但不限于)八个教学文件:(1)专业群与产业链映射图;(2)职业能力分析表;(3)课程结构体系图;(4)职业生涯规划图;(5)职业能力进阶图;(6)学习领域与学习模块;(7)教学实施计划(8)质量评价制度。这些教学文件每年需要根据产业转型、技术升级、岗位能力的变化进行调整。

加强特色专业群核心专业建设,核心专业应为学校重点建设专业,专业教学水平较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较强、与产业对接紧密、在专业群中具有引领和核心作用。

推进专业集群发展。对接厦门市建设数字化发展高地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参照福建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条件,将现有专业优化整合成“一一三”(一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一个市级特色专业群、三个校级专业群)的专业群结构。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育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推进“引企入教”,推进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改革和合作式、任务式、项目式、企业实操教学等培养模式综合改革,促进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衔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融合。

课程体系改革。“能力本位、模块化课程、工作中学习、面向人人、目标多样”。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教材编制和课程建设,设计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加快课程教学内容迭代,关注行业创新链条的动态发展,推动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生产流程、项目开发等产业需求科学对接。依据专业特点,使用真实生产线等环境开展浸润式实景、实操、实地教学,着力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有效提高学生对产业的认知程度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遵从孙春兰副总理指出的“要紧盯技术和产业升级需求,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材,探索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信息化资源,引入典型生产案例,把教材每3年大修改调整一次、每年小修改调整一次的要求落到实处。”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专业群教学资源库是专业群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平台,专业群的所有教学资源,特别是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和配套的信息化资源、典型生产案例等必须有适应性强的资源库平台来承载。探索建设空间课程、微课程和职业教育MOOC(慕课),数字化教学资源被外校或社会应用。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应注重与职业资格标准和岗位要求对接,与典型工作任务对接,与工作过程对接。强化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时间达专业总课时的50%以上(面向三产类专业40%以上)。

深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成立实践教学中心。按照群内共享的原则,整合校内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专业群实习实训基地。按照校企合作、共建共享的原则,建设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加强高水平专业团队建设。以核心专业带头人为引领、群内其他专业带头人为骨干,建设一支高水平、专业优势互补的专业群带头人队伍。采取培养、引进、外聘等多种方式,建设一支在专业群建设中发挥中坚作用、满足教学需要、相对稳定、资源共享的专业骨干教师队伍。建立健全校企共建教师队伍机制,聘用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社会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建设一支以企业(行业)技术人员为主体、相对稳定、动态更新的兼职教师队伍。建立兼职教师库,实行动态更新。

重视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和道德修养,引导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无重大教学责任事故和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行为。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考核和技术职务晋升的重要内容。

专栏:专业群建设行动计划

专业群建设规划;专业群建设模型;课程体系改革典型案例;高水平教师教学团队建设标准;校企合作编写新型核心课程建材;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三)人力资源发展战略

人力资源是学校发展的一大核心要素,人力资源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学校的人力资源包括教师、管理人员和工勤服务人员。专业教师是学校的核心人力资源,其与学校的发展战略直接相关,是学校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重点。

“十四五”期间学校人力资源建设目标是人力资源质量不断提升,人力资源效能明显增强。力争建设一支数量充足、高职称、高学历、年轻化、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较强、学缘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优秀师资队伍;建设一支政治觉悟较高,理论知识扎实,工作能力较强,学历层次合理,精干高效、年轻化的管理干部队伍;逐步压缩工勤技能人员,逐步实现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

加强学校人力资源规划,依据国家的法规、政策以及主管部门的结构比例、人员编制、发展要求等有关管理规定,制定学校组织机构设置与调整,厘定各处室工作职责、岗位设置、岗位人员能力标准;制定人力资源调配计划,构建合理的师资结构。

加强学校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明确教师从入职、上岗、熟练、骨干、名师、专家各个阶段的学习内容,指导教师生涯发展。积极创造和提供外出培训机会,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以青年教师为重点,在有计划地招聘优质师资的同时,重点鼓励教师们通过参加岗位练兵、教学设计比赛、公开课、说课、评课、教学比武、教学能力比赛、到外校观摩课、外出培训、各级各类比赛、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全面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重点加强教师结构化队伍培养。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完善“固定岗+流动岗”的教师资源配置新机制,建立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协作共同体,聚焦“1+X”证书制度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创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以“国家工匠之师”为引领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教师准入制度;设计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设计学校教师能力标准;构建基于教师能力标准的“网络化”和基于一级指导一级“链式化”教师培养模式,大力开展“青蓝工程”、“导师工程”、“名师工程”、“优师工程”、“金师工程”;实施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计划;优化师资结构,突出双师、名师团队培养。建立领军人才、专业(群)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遴选和认定标准;加速培养“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促使后备领军人物脱颖而出。加强名师(大师)工作室建设;加强校企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绩效管理。实施行为导向型考评方法、结果导向型考评方法。以定量考核为主,激励教职工争先创优。依岗位工作性质拟制管理干部、后勤管理人员、教师绩效考核标准,把岗位素养、岗位工作情况、完成学校重大建设项目、发展项目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实现对学校人力资源大数据管理。

专栏:人力资源建设行动计划

人力资源建设规划;构建基于教师能力标准的“网络化”和基于一级指导一级“链式化”培养模式;教师发展中心建设;设计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设计学校教师能力标准;学校绩效考核标准体系。

(四)大跨界大融合发展战略

所谓跨界讲的是企业和学校的联姻;融合是从单一需求走向整合的双重需求。要顺应多融合、大跨界的行业发展趋势,实现“专业+行业=价值提升”

继续培育“政产学研会”五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实现学校与政府、企业、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校友总会等主体要素为了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充分发挥各方优势而形成互惠多赢的合作关系,要进一步搭平台,促交流,强化五方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为学校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双师素质”、“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及其内涵建设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办学功能融合。实现学校的职业学习、技能培训、科技研发、非遗传承、职业体验和社区教育六大功能,使职业学校成为一个具备多元功能的综合体。发挥学校资源优势,与行业企业共建职工培训中心、继续教育基地,扩大面向企业员工、新型职业农民、退役军人、就业重点人群等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规模,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就业创业服务;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对接创新驱动战略和科技发展趋势,联合行业企业开展应用技术研发、产品工艺开发、技术推广、成果转化,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促进民族传统工艺、民间技艺传承创新;在区域职业教育中发挥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积极开展欠发达地区薄弱职业院校对口支援,服务闽东北、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

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把产教融合落到实处。“走出去”就是把学校办到园区、把专业办到企业;“请进来”就是把企业生产线搬到学校、把企业师傅请进课堂,真正实现专业群与产业链、教学链与生产链、人才链与岗位链、创新链与价值链有机对接、融合发展。

建立以德技并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书证融通、毕业生就业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为重点的质量评价体系,扩大行业企业参与评价评估。设立并完善行业企业等办学相关方代表参加的理事会或董事会机构,发挥他们咨询、协商、审议与监督作用。聘请企业、行业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或在社会公开招聘能工巧匠担任实训指导教师。为提高办学实力,加强学科建设,提高科研水平,促进办学层次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据实际需要,聘请客座教授(兼职)教授。

发挥书证融通推动专业整合功能。落实教育部等《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加大“1+X”制度学习、宣传、培训、考证,进而推动专业整合与融合。打破学校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按照现代企业生产流程和岗位能力标准重构专业课程,重点是以项目为纽带,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变革为企业的生产过程,从而把原先不同专业的学习内容通过“项目”融合在一起,形成新的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设置从“单一型、专门化”向“多样化、融合性”。

推进学校课程融合,专业课要嵌入人文素养、科学精神,文化课要嵌入职业情境、岗位情境,所有课要嵌入课程思政、工匠精神。构建多个专业跨界融合的教学共同体。

扎实做好中高职贯通与协同发展。稳定与相关高职院校开展“3+2”中高职培养,尝试“3+4”项目落地,实现职业教育中职、高职和职业教育本科之间升学通道的贯通,满足价值、学生的求学需求。

专栏:大跨界大融合建设行动计划

跨行业跨区域跨专业跨学科教学组织建设;学校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课程思政指导大纲编制;开展“3+2”中高职培养,尝试“3+4”项目落地;

(五)开放合作与国际化办学战略

在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环境下,开放办学是当前世界各国知名大学的基本发展方向,而国际化恰恰是百年集工一以贯之、孜孜以求的办学方略之一。

拟制加强国际合作交流规划;保持与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德中经济联合会及德国吉森工商大会保持密切联系与交往,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借鉴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常态化开设“双元制”班并出成果;拟制学校选派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境外培训计划及出国(境)研修访学选拔标准;开展“借船出海”国际交流活动并取得成果;借集美学村和嘉庚精神影响力,学校与国(境)外优秀职业教育机构联合开展学术研究、标准研制、师生交流等合作项目;

打造“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合作示范校。持续招收“一带一路”国家优秀留学生,扩大生源国家,由现有5个尽可能扩展到海丝沿线11国家,重点是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等国家;积极承接“一带一路”国家各类人才培养培训项目,“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积极开发满足HSK3汉语网络课程;与曼谷技术学校共同开展教学活动;创造条件配合企业“走出去”,到“一带一路”国家设立“丝路学院”等办学机构,促成“鲁班工坊”项目落地;提升教师双语教学能力,争取有5—10位老师具备双语教学能力(重点在德语和泰语)。

落实《教育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厦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两岸融合的意见》行动方案;建设两岸智能化创新电子师资人才培训基地;在开展与台湾嵌入式暨单晶片系统认证的基础上,保持与金门大学联系;借助闽南传统工艺传承基地开展对台文化(非遗)交流;探索与台湾地区优质教育机构共办专业。

拓宽视野,开展闽西南、闽东北、厦漳泉、省属校兄弟学校合作;对标深职院、福职院、黎明大学;加强集美区域三所学校联动构建“433”开放办学格局,在人才培养、实习实训、学术研讨、师资培训、产教融合等方面开展多领域合作,打造开放合作品牌项目。

专栏:开放合作与国际化办学建设行动计划

开放合作与国际化办学规划;厦门市职教高地“一校一案”实施;打造“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合作示范校;促成“鲁班工坊”项目落地;与台湾地区优质教育机构共办专业。

五、“十四五”时期学校发展的十项主要工作和任务

(一)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把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贯穿于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使学校成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坚强阵地。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引导广大师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抓好党内教育培训,要通过“学习强国”、“党建E家”平台,创新党员教育培训形式,开展党员对党绝对忠诚和强化党员身份意识的培训。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标准。严格落实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按照“为工作选干部,凭业绩用干部”选拔原则,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管理、敢担当、作风正、品行端的干部,评选表彰优秀党员教师。加强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培养选拔;提升干部的专业化能力水平;重点抓好学校“团结有为、务实求真、主动发展、乐于奉献的党员干部队伍”“党性强、能探索、会发展,真正成为学校各项改革和发展的先锋队、示范员的党员队伍”“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师德高尚、一专多能的教师队伍”三支队伍的建设。严格落实抓党建的主体责任要求,强化监督责任,纪检部门按照全员、全维的要求,建立干部监督台账,及时掌握干部情况,确保人人都在监管中。严格落实学校党组织抓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制定党组织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3个责任清单,报上级党组织备案并在本单位公开加。严把干部考核关,进一步严格绩效考核制度,通过量化考核指标,硬化考核标准,强化考核措施,加大奖惩力度。

着眼标准化规范化,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组织管理,支部建在系(处)上,按照选好配强的选任标准,选好党支部书记;建设党性教育基地、党员教育实境课堂、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等平台,以党支部支部设置标准化、组织生活正常化、管理服务精细化、工作制度体系化、阵地建设规范化“五化”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水平;继续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创建的实践与探索,充分挖掘学校党建工作新路径;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推动主题党日常态化制度化;做好党员管理和组织发展工作。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工作和新党员的发展工作,提高高知识群体党员发展比例,重视发展优秀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入党,健全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管理骨干的“双培养”机制,确保新发展党员质量;完善党籍管理;大力实施阳光党务。

着眼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结力和战斗力,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定不移走党指引的群团发展道路。把群团工作纳入党建工作体系,坚持以党建带工会、共青团合建的工作思路,将群团组织有机整合资源,把保持和增强党的群团工作和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要求自觉贯彻到各项工出作中去,确保群团工作形成合力。

专栏:党建行动计划

培育学校党建典型案例;提质培优推进---设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评价指标;学校党支部建设标准“一支部一品牌”建设;党建项目系列标准化建设;培育与构建新时代学校党建工作模式;闽西南山海协作党建联盟活动;领航计划----党员名师(工作室)建设

(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坚持五育并举,把立德树人落实落细,加强理论武装、价值引领、实践养成,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深入推进学校“三全育人”,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形式新颖、运行规范、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四史”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整合育人资源,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健全标准科学、体系完善的“三全育人”工作制度,形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多维联动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双向强化。加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推进课程精品化、课堂精彩化和教学品牌化。打造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的“知行合一”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建立一批校内外联动、专兼职指导教师结合的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发挥文化课和专业课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与思政课程有效融通、协同推进、纵向递进、横向联系,实现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教材内容的有机整合和同向发力。

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班主任队伍。班主任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班主任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学校要把班主任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整体规划、统筹安排,不断提高队伍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保证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

增强学生的职业精神与心理健康素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加强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行为习惯、创新精神培养。推进工匠精神进校园、进课堂,将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职业精神贯穿教育全过程。将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实习实训、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开展生活劳动、职业体验劳动、专业实践劳动等多种形式的劳动教育,促进学生掌握扎实劳动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加强体育、美育工作,加强心理健康、珍爱生命教育和抗挫折教育,促使学生理性认知自身与社会,形成阳光心态和健康人格。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标准化建设。

专栏:“三全育人”行动计划

对接国家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开展创建“三全育人”典型学校;开展国家、省、市、校四级班主任能力大赛;培育1—2个省市名班主任工作室;遴选1—3个德育特色案例;培训50名左右德育骨干管理人员、思政课专任教师;培养1个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团队,3个思想政治课示范课堂,5个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课程思政教育案例;建设1个心理健康教育标准化建设示范中心,编写课程思政指导手册;修订或重版《成长导航》;学校建立体育锻炼标准;学校开展艺术节艺术展演活动;

(三)完善学校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

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职业院校推进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内在需求,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学校要着力推进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推动改革创新发展从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从学科导向转向产业需求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跨界交叉融合、从支撑服务转向先导引领,才能为建成高水平职业院校提供领导、组织、制度和能力保障。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有效发挥校党委领导核心作用。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在于坚持党对学校一切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上,着力增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依法治校理政的能力,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建立健全制度体系,推进依法依规办学治校。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以学校章程为核心,建立健全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以落实学校章程为引领,系统梳理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文件,推进制度性文件废改立工作,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职业院校制度建设。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科学决策为主线,健全治理体系,完善关于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若干规定、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细则,修订“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工作的若干规定、学术委员会章程、党委会会议议事规则、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等制度。完善党领导行政、学术、民主监督管理、社会参与学校协同治理等制度,要建立校长办公会议、学术委员会、工会、群团、统战、理事会等定期向学校党委报告工作制度,建立副书记、党委委员向书记报告工作制度。加强党建制度建设,健全党建工作体系,建立健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方案、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加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意见、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施办法、问责办法、校内巡察办法、党内谈话意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党内评优等制度。

着力构建良好的校内运行机制,探索“多位多维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动态建设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学校党政群团、教学科研组织机构职能体系。构建干部岗位能力标准,干部考核重业绩、采用多位联通,将工作业绩折算到干部考核指标中去,不仅要看民主测评的情况,还要看干部所做工作的实际考核结果;重客观,采用多维聚焦,根据不同处室、系部工作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类考核、分类折算、分类排名、分权重测评;重运用,采用精准对照,对中层干部近三年考核情况综合分析研判,将考核结果与干部奖惩相联系,与选拔任用、组织调整相挂钩。

弘扬健康的治理文化,营造良好育人氛围。学校作为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同样需要以文化为之筑牢深厚的思想和精神支撑。坚持文化兴校战略,实施学校文化建设战略,推进学校文化建设,传承以陈嘉庚精神为灵魂精神,弘扬陈嘉庚职业教育思想,凝聚办学理念共识,培育和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治理文化。发扬“诚毅勤美”的校训精神,引领师生员工努力建设特色鲜明、质量著称的品牌职业学校。培育质量文化。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深入开展质量文化教育,营造人人关心质量、人人维护质量、人人创造质量的氛围,在提高质量上形成文化认同感。加强校园文化。校园楼宇命名注重名称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从《论语》等古代文化经典中选取词语,与嘉庚语录、校训配套成系列,显示百年名校的人文底蕴,体现时代气息。打造管理文化,把师生员工与校友、行政处室与教学系部、学校内部与外部等联结起来,增强师生员工的归属感、广大校友的荣誉感以及全社会的认同感。切实加强对学校各类人员依法治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学校管理服务者要牢固树立依法办学、依据章程自主管理、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尊重师生合法权益的理念,自觉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全面提高教师依法执教的意识与能力。要认真组织教师的法制宣传教育,在教师的入职培训、岗位培训中,明确法制教育的内容与学时,建立健全考核制度,重要的和新出台的教育法律、法规要实现教师全员培训,切实提高广大教职员工依法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参与学校管理的能力。大力加强和改善学生法制教育,把法治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平等自由意识、权利义务观念、规则意识、契约精神等理念,渗透到学生行为规则、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凝练到学校教育理念中,营造体现法治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

专栏:学校治理能力提升计划

构建学校行政处室设置标准;构建行政处室岗位职责标准;构建行政干部岗位能力标准;实施学校重大建设项目、发展项目揭牌挂帅制度;拟制并实施基于业绩为导向的学校教职工绩效考核标准。学校制度建设标准化体系;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第三方评价平台建设。

(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协同育人为目标,落实产教“五个对接”,形成学校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新生态。

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厦门市“五中心一基地”一体化发展、构建以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研制学校产教对接谱系图,建立行业人才需求信息平台,促进学校专业和产业人才需求精准对接,适度超前布局培养紧缺人才。围绕厦门超前谋划柔性电子、开源芯片、第三代半导体、空天技术动力、高端装备制造等一批未来“新赛道”产业着力建好1—2个服务厦门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专业群,并扩大培养规模。

校企全面深度合作。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推进学校专业与行业产业对接、课程与职业能力标准对接、教学与生产过程对接、实训基地与工作岗位对接、师资与行业企业对接,实现校企双元专业共建、教材共编、标准共融、教学共育、基地共享、师资共培。深入推进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

推进产教融合平台载体建设。建设兼具人才培养、生产服务、技术研发、文化传承、科学研究等功能的区域产教深度融合发展平台。密切校企命运共同体,推动学校与产业园区、开发区、龙头企业合作,成立产业学院,增强办学活力和人才培养适用性。成立产教融合集团(联盟)、专业化生产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专栏:产教融合行动计划

政校企共建2—4个产业学院,建设1—2个实体化运行的示范性职教集团(联盟);每个专业群建设1—2个左右高水平专业化生产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共同开展1+X证书培训与鉴定;专业核心课程校企共同开发共同编写新型教材;聘请企业专家参与指导学校创新创业大赛。

(五)全面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适应岗位要求和学生成长需要,强化文化基础与专业技能教育,学用相长、知行合一,提升人才培养的规格和适用性。

建立学校教学标准体系。落实国家职业标准,研究制定学校学生职业能力标准,探索具有“集美工业学校符号”的教学标准体系。对接产业发展、技术进步和流程再造,开发与职业能力标准相对接、与国际标准相接轨的课程标准、专业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基地建设标准等。全面落实国家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和省专业教学标准,科学制订实施人才培养方案。

加强课程和教材建设。与职业标准相衔接,加快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专业群课程体系。按照国家要求开齐开足公共基础课,用好国家统编教材,同时开设特色选修课程,提升学生人文和科学素养。组织力量开发好与学生职业能力标准相对接的专业教材,开展以适应“做中学”为原则的项目模块教学和任务驱动式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组织学校老师与相关企业、教育研究机构合作编写集教、学、训、赛、测、评于一体的跨界课程,并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

完善人才培养考核评价机制。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要求,发挥考核评价的引导、激励与调节功能,对接专业教学标准和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全面落实福建省中职学生专业核心技能考试和文化基础知识考试,保证学校培养的学生应有的知识与技能水平。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行业企业相关证书的配套衔接。

专栏:学校教材建设

推进“三教”改革,实施10项教学改革项目;遴选10个“课堂革命”案例;加快教材建设,提高教材的适切性;组织编写10本左右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集美工业学校元素”的精品职业教育教材;10门左右体现自身特色的校本专业教材;组建6个左右校级职教教材编写团队;建立健全学校教材动态更新调整机制。

(六)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学革命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最重要支撑,强化外部保障,激发内生动力,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建设贯穿教师发展全过程,坚持用“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引领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任、评优奖励的首要要求。建设学校师德涵养基地,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和长效化。

用足国家、省市政策,畅通学校专业教师引进渠道。尝试面向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公开招聘专业教师。建立学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的办法。

加强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培训。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加强教师企业实践考核评价,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加大教师境外研修培训力度,建立教师发展中心,加强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与培训。

强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类型特点的国家、省、市三级职业教育高层次人才队伍培养体系。积极参与申报省级人才项目,打造一批学校领军人才和顶尖团队。

专栏: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建设计划

着力提高学校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校企共建10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0个教师企业实践基地;校企政共建6—8个技能大师工作室;校企共同打造省、市、校三级教学创新团队。

(七)提升学校社会服务能力

面向厦门市发展战略和区域产业发展、行业企业需求办学,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平台;着力培养一批产业急需、技艺高超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

坚持育训并举并重,积极开展各类职业培训和社会服务活动,提升服务能力,扩大发展空间。

探索超常规扩大职业培训新路子。融入政府相关部门或行业企业有效参与的企业职工培训平台建设,把学校纳入厦门重点职业培训机构目录清单。利用厦门职工学堂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主动服务行业企业,加强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分析和信息收集,实现需求端与供给端有效匹配,开发一批产业发展急需、行业特色鲜明、层次类型多样的培训项目、课程、教材。根据岗位提升需要,帮助企业组织好在职员工的提升培训,采用灵活培训方式和学生顶岗实习等方式帮助解决企业职工培训中的工学矛盾问题,通过资源共享缓解高水平培训师资紧缺问题。与企业合作建设企业大学、培训中心。建设学校、地方、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新型职业培训基地。

大力提升技术技能创新服务水平。强化学校技术技能积累和创新,整合社会资源打造创新平台,推动创新成果应用,服务中小微企业的生产流程优化、技术开发和产品升级。进一步提升高水平专业群配套服务能力,与行业协会、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建设兼具产品研发、工艺开发、技术推广、大师培育功能的综合性技术技能平台。增强与地方政府、产业园区深度合作,依托产教融合平台,为促进高水平服务产业发展能级提升提供支持。

有效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围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尝试举办老年大学(学堂),创建老年教育示范校,就近就地开展面向老年人智能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进一步帮助老年人融入智慧社会、享受智慧生活。设计好学校职业体验中心建设,参与厦门市中小学生职业启蒙、职业认知、职业体验教育,广泛开展中小学职业体验日活动。

在区域职业教育中发挥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积极开展欠发达地区薄弱职业院校对口支援,服务闽东北、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

专栏: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

建设省级重点培育的继续教育(社会培训)基地;10门继续教育(社会培训)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个典型培训项目及案例;建设职业体验中心和6门优质职业体验课程;对接厦门职教高地建设,落实“一校一案”;建设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立社会服务能力组织机构。

(八)强化学校数字化支撑

推进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及管理服务的深度融合,不断提升职业院校的信息化能力与现代化水平。

建设智慧校园和新型教学空间。落实《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和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建设全国职教信息化标杆学校,提升校园环境与应用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建设新型教学空间,做好示范性智慧教室与智慧实训室建设,利用虚拟现实、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开发基于职场环境与工作过程的理实虚一体化的教学场景、虚拟仿真实训资源与平台,建设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和智慧教室,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实训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拓展产教融合的途径和手段。

参与省市开发职业教育线上线下混合的立体化教材建设标准和规范,参与建设并共享面向职业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1+X”证书课程相配套的优质数字化课程资源。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开发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的融媒体教材及配套的数字化资源。

创新职业教育教学方式。推动学校名师、名匠上云,培育一批线上教学名师空间和名师金课,打造智慧教研平台,推动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探索在线课程的学分认证机制,形成泛在化、智能化学习体系。深化名师、技能大师网络工作室建设与应用,大力推进混合式教研,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水平。

建立和完善学校教育教学状态数据采集机制,构建业务应用、数据仓储、汇总统计、考核评价等于一体的综合管理系统,拓展和提升数据的服务范围和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大数据在教管评中的积极作用,将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学校管理全过程,提升决策和管理的精准化、科学化水平。开展精准管理的实践与探索,培育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教学诊断与精准管理的数据应用案例,建设智慧思政大数据示范平台。

专栏:智慧校园提升行动

编制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校本标准;国家级职教信息化标杆学校建设;提升校园环境与应用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建设2个省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和5个示范性智慧实训教室,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实训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以“信息技术+”升级传统专业,逐年开展以人工智能重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参与国家、省、市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建设;建设云上优质职业院校和1—3个云上优势特色专业;组织全校正高级教师、技能大师和行业专家打造4门云上“名师金课”。打造环境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教学数字化、产学研数字化、学习数字化及生活数字化“数字校园”

(九)打造生态文明校园

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支持福建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福建省成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确定的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2015年5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从娃娃和青少年抓起,从家庭、学校教育抓起,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学校地处的厦门,是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十大舒适之城,厦门已出台《加快建设高颜值厦门行动方案(2020—2025年)》,学校要认真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依托厦门独特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开展“植树节”、“爱鸟周”、“世界无烟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森林日”、“世界水日”、“世界海洋日”和全国节能宣传周、低碳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倡导文明、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引导全体师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打造“清、亮、靓、新”集工品牌。

增强师生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常识纳入学校校本课程,利用多种形式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师生树立良好的文明意识、环保意识,帮助学生获得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养成有益于生态文明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做生态文明教育的宣传者、促进者,争当环保小卫士,成为有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合格公民。

树立“教育生态化”的理念,将生态文明思想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一方面要抓住课堂教育的主阵地,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教学大纲,确保覆盖各个学科。把生态文明教育融汇到教材体系中,从根本上保证教育的实施。加强教师培训,充分发挥教师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全面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要连接课内课外,打造全方位的生态文明教育环境。要加强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理解,推行“教学研赛用一体化”模式。要加强对社团活动的引导,让生态文明教育走进社团。要鼓励学生多开展节能节水、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活动。要加强现代传播技术的应用,让生态文明教育进网络、进手机,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生态文明宣传。

坚持节约发展,树立正确的消费意识。应当充分重视并应用好各种资源,努力开源节流。大到规划上、建设中,小到节电、节水等方面,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忧患意识,使广大师生从思想上对我国能源紧缺的状况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过去那种“地大物博”的教育中醒悟过来,增强节约资源的紧迫感,以利于学生进一步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培养学生“合理消费,俭而有度”的消费心理和习惯,反对攀比、炫耀性消费。通过各种手段帮助学生改变不良消费习惯,使“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成为校园普遍的价值取向。

加强生态德教,奠定生态文明建设基础。把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学校的德育训导范畴。通过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生态道德是人类道德的重要方面,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所应履行的道德义务与责任。在形成生态道德自觉的同时,教育学生了解各种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法规与条例,从而更加自觉地遵循自然生态法则。

厚重校园文化,用文化的思维谋划学校的发展,着力构建以开放、民主、和谐、进取、包容、共享为精神内核的现代学校文化,努力提升办学品位。大力加强校园广播、电视网络等文化阵地和艺术节等文化载体建设。把生态文明理念渗透于学校建设,加强绿色生态校园建设工程,通过绿地、树林、雕塑、公园、广场等有机连接,合理规划校园景观建设,彰显“校在林中,林在校中,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特色,大力推广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校园文化领域的应用,为绿色校园插上科技的翅膀;开展产业文化进课程、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闽南文化进活动、非遗文化进课题“五进”,建设“融文化校园”;完善文体设施,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社团活动。

推进平安学校建设,增强学校安全发展能力。健全学校安全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深入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广泛开展平安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加强学校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营造学校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专栏:生态文明校园建设

学校生态文明校园建设规划;生态文明校园管理机制;学校景观工程建设;嘉庚公园、职教园、桃李园、非遗公园“四圆”功能提升;

(十)加强招生就业工作统筹推进学生就业创业

以学校整体工作为核心,强化招生就业工作,通过加强招生就业工作,切实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效益。

好专业吸引生源,高质量教学“声援”招生。主动对接厦门市“一岛三带”产业空间格局,强化产业需求导向,重点围绕厦门“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强行业人才需求调研,依据产业发展调整学校专业(群)结构,整合教学资源,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专业建设,建设高水平专业(群)、特色专业(群);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建立“厚基础、融专业、课互联、重素质”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素养、技能、考证、赛事、升学”五位一体的教学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服务厦门产业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较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全面深化教学培训改革,突出实践导向、问题导向和时代特色,实施科学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平台实践+模块学习”的课程体系,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入社会、走向产业,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参与高质量融合型的实习实训活动,推动学生赴优秀企业和重大项目顶岗实习,提升教育培训模式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融合型专业技能和综合性职业素养,源源不断地为厦门重大项目输送用得上、靠得住、留得下的应用型人才。

强化创业教育,推进优质就业。立足“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导向,充分发挥《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进行个性化指导,提高学生就业求职能力;面向全体学生精心组织SYB创业培训,帮助学生学习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定期举办就业、创业成功者报告会,以学校创业孵化基地为载体,建设创业体验中心,为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提供平台;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模拟创业、举办创业有成者的典型案例教学和报告会等活动,帮助学生学习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实施校系就业工作二级管理,在更好地发挥学校就业部门工作职能的同时,明确产业系推荐毕业生就业的应有职责;定期举办供需见面会,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实现双向选择铺路搭桥;提供就业创业服务。加强与相关组织机构及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广泛收集并提供就业信息,建立就业网站,发布供需信息,为毕业生就业和用人单位招聘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加强毕业生跟踪调查,及时了解用工单位及毕业生就业的满意度,建立毕业生就业情况数据库。

加强招生就业专业化队伍建设。以提高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为出发点,以实现人与岗位最优配置为落脚点,建设一支适应职业学校招生就业工作需要的职业指导工作队伍,配套制度建设、能力建设和先进的技术方法,充分发挥招生就业指导的功能作用。加强队伍建设,促进招生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要加大力度培养招生就业指导人员,彻底改变过去“只会讲,不会干”“只有热情,没有能力”“跟着实践走,缺乏理论指导”等低水平的招生就业指导状况,从整体上提升招生就业指导人员素质水平。

专栏:推进学生优质就业

年度学生就业方向、就业质量调研;完善学校评价制度,把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技术技能水平、就业质量和创业能力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学校招生就业二级管理制度;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学生就业平台建设。

六、“十四五”时期学校建设的保障措施

1.加强党的领导,突出组织保障

坚持校长负责制,加强党委对学校规划实施的统筹领导,完善党委会、校长办公会、教代会会议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强化会议执行和监督作用。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各教学系、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学校规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做好各部门的协调沟通,对规划的整体实施工作进行统筹安排、统一协调、组织实施和检查监督,强化与各级各类教育规划的政策、制度、思路、目标、措施之间的有效衔接与协调。全面推进基层党建工作,落实好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健全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夯实党的组织基础,以党建工作能力提升带动全校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师德师风建设,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推进民主管理,提供动力保障

深入推进以学校章程为依托的现代学校制度体系建设,坚持依法治校,完善广大师生通过教代会、学代会参与民主管理的机制;强化产业系职责,优化部门职能,深入推行校-系两级管理;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优化绩效工资考核方案、强化教职工岗位管理,完善教师专业职务评聘制度;实施特岗特聘等人才引进制度,吸纳行业企业高技术人才、能工巧匠等来校任教;完善教育教学改革、科研、学生管理、后勤服务等管理、保障、激励约束机制;制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实施办法,建立以学校为核心、第三方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

3.实施目标管理,强化措施保障

全员参与,充分讨论规划内容,达成共识;成立学校发展领导小组,实行学校统一领导,有效监控规划目标和重点任务的实施;实施揭榜挂帅制度,以团队运作为抓手,建设项目任务化,牵头负责规划的推进与协调;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密切协作,制定单项发展规划,在实际工作中落实规划中的相关任务;加强过程管理,进行中期评估,成立专家小组,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考核评价,对规划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及关键问题进行实践研究和理论探索。

4.争取政策支持,增强外力保障

紧盯形势、发挥优势,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和外部环境。认真研究国家和省市发展职业教育的有关思路、政策和措施,将现有政策用够用足;充分分析学校办学优势,积极思考、主动作为,凭业绩争取上级关心、支持、帮助;积极争取人才政策支持,推进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功能,争取关联行业企业支持。

5.加强经费筹措,落实投入保障

开源节流,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规范经费管理。加强与教育局财政局沟通,全面落实生均财政拨款政策;进一步扩大资金来源,积极争取国家、省、市专项资金;积极拓展多元办学空间,引入社会资金,增强自身造血功能;艰苦奋斗、勤俭办学,做好年度财务预算,科学规划资金使用,完善资金使用各项管理制度,强化项目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财力、物力资源配置管理,确保重点项目,安排足额专项经费保障学校发展规划的顺利实现。

6.优化后勤服务,做实基础保障

立足改革创新,优化后勤服务,为学校“十四五”改革发展提供可靠的后勤保障。改革后勤工作的机制和体制,进一步推进公物维修等后勤服务社会化;成立专门管理机构,加强学校资产登记和管理,构筑学校资产安全网;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做好物资采购管理与验收,办师生满意的食堂;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严格岗位责任制,强化监督,落实综治工作一票否决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大投入,形成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防控体系,建设平安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