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工业学校职工学堂培训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1-11-23

为加快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进一步提升职工的素质教育工程,不断构建完善的职工教育培训体系,推动形成规模庞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2019年我校获准市总工会首批职工学堂。

职业培训中心作为学校负责组织并实施企业培训、社区培训、成人教育、开放教育、技能鉴定等工作的职能部门。为了保证职工学堂项目的正常开展,现制定集美工业学校职工学堂培训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加强与市总工会、人社等部门协作联动,充分盘活、整合和依托我现有职工教育、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等资源,以全市职工特别是产业工人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提升职业技能素质、提高综合文化素质为重点培训内容,建设工会、院校、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开放式职工学堂。

二、职业培训中心职责

集美工业学校职工学堂日常工作由职业培训中心统筹协调,归口管理。其职业培训的主要职责是:

1.制定各项工作流程,建立健全管理、监督与服务机制,以规范管理职工学堂培训的各项工作

2.认真研读相关法律法规,对接职业培训评价组织,积极开拓新的职业技能培训工种

3.按照厦门市总工会职工学堂的规范及要求,结合学校产业系和实训中心实际情况,负责制定年度及月培训计划及方案

4.负责做好职工学堂培训过程中的各项保障工作,做好培训项目申请、培训中场地及设备的申请、运行及调控培训阶段总结等工作

5.合作项目的法律咨询、协议及公文的存档工作。

三、集美工业学校职工学堂项目种类

集美工业学校采取校内授课和远程培训方式,主要设置了以下课程。

1.职工学历提升类:开展“求学圆梦”学历提升行动,组织对在厦职工特别是农民工进行本()科学习教育

2.职业资格培训类: 组织对职工特别是产业工人开展职业技术教育、技工技师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

3.专业技能培训类: 针对我市重点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开展新业态岗前培训、农民工和灵活就业人员上岗转岗培训等

4.岗位技能培训类: 组织对职工开展业务知识、岗位技能、法律常识等内容培训

5.文化素养培训类: 组织对职工开展思想教育、职业道德、人文素养、艺术鉴赏和生活技能等培训。

集美工业学校职工学堂项目实施步骤

1.项目申报

集美工业学校“职工学堂”项目,均优先从培训资源项目库中进行筛选。有意愿的项目依照《关于建立培训资源项目库并征集首批培训课程的通知》要求,在职业培训中心定期征集资源库项目通知发布时限内及时提交相关材料至职业培训中心审核符合条件后方可入库;

2.拟制并报送培训计划

职工学堂培训项目以月为周期定期向厦门市总工会职工学堂进行次月度培训计划申报。

培训资源库中所列项目负责人有意愿在次月开班,于当月20向职业培训中心提交教学计划课程安排表、培训通知、招生简章等相关材料职业培训中心审核后汇总后再报送厦门市总工会职工学堂

3.发布培训信息

职工学堂开课招生简章或招生方案,发布前需向学堂办公室审核报批,以“职工学堂”名义发布。招生通知采取我校职工学堂自主招生及市总工会平台共同发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4.接受职工报名

公益性项目招生可依托市总工会平台进行线上报名抢课,收费性项目招生采取学堂线下报名为主、线上报名为辅的方式,具体报名方式、所需资料、时间、地点等根据开课的不同实际情况另行通知。

5.组织培训教学

职工学堂对每名参训学员实行电子注册,建立学员学籍档案,负责对学员考勤进行监督,督导学员上课做好签到,每个开设项目及时建立每个项目培训台账,完整记录学员的基本情况培训学习期间的学习成绩、考勤情况、实训实操技能水平、行为表现及参加技能鉴定情况等相关信息。

6.完善培训台账

每个项目每期开班后需做好学籍管理、课后总结等的收集整理工作,应包括培训签到表、活动照片(视频)结业证书或成绩单、学员奖惩情况、培训总结、培训经费使用情况新闻报道等。

7.实施经费补助

公益性学堂聘请培训班讲师由职业培训中心分期向学堂办公室提前申报,课后按相关程序和市财政有关规定申请发放讲课费。

对自费参与学历提升或教育培训且符合学费补助条件的职工,培训结束后由职业培训中心汇总相关信息统一上报,由职工学堂办公室按规定发放学费补助。

五、集美工业学校职工学堂有关制度

一)定期工作例会制度

为加强与职工学堂的沟通联系,职业培训中心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例会,会议时间一般为每季度首月1遇双休日或法定节假日顺延,主要听取本季度各项目培训工作开展情况,讨论解决培训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对下一季度工作作出部署等。

二)培训项目审批制度

各开设培训项目须提前进行10申报涉及到机房和实训场所的使用问题应提前向实训中心申报场地和实训场所人员由实训中心统一调配),职业培训中心负责审批,并统一汇总申报给厦门市总工会职工学堂发布培训信息。如中途确因培训需要增加课程、修改课程内容等,各项目须至少提前10向职业培训中心申报,经职业培训中心向职工学堂办公室申报批准后方可开班。

(三)项目培训师管理制度

1.项目培训师条件

1)原则上应为本项目专业教师(若涉及到技能鉴定等实操考证课程,培训师还需具备该项目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及考评员证);

2)工作认真、敬业,绩效显著;

3)对所从事的专业拥有较高的业务技能,且具有相当的理论水平,具有较强的书面和口头表述能力和一定的培训演说能力;

4)能独立开发课程、备课、准备讲义,善于吸收新技术、新知识、新信息。

2.培训师职责

1)熟悉掌握职工学堂的各项政策、法规;

2)培训师应根据申请项目内容,认真钻研,并根据教学要求和学员实际制定好教学计划,完整准确地完成课程的备课、准备教案;

3)应按照要求在开课前两周依据模板提交上课相关教学材料:月度培训计划表、培训通知、课程简介、教学计划、教案等;

4)培训课程需要借用教室、实训场所,在开课前两周提交《教室、实训场所借用表及实训人员安排表》至实训中心,由实训中心统一协调安排;

5)重视教学实效,认真做好学员调查,掌握学员对知识的吸收率和巩固率,收集教学信息和反馈信息,按培训计划圆满完成培训任务;

6)遵守出勤管理制度,按时上、下班;

7)教具、教学设备及其他教辅用品的课前准备或交接、课后整理;

8)组织并攥写每期课程的总结成果汇报,并于课程结束后一周之内连同学员签到表、培训学员成绩一并提交至职业培训中心。

(四)实训场所工作人员管理制度

1.实训场所工作人员条件

1)项目涉及的实训场所工作人员由实训中心统一调配;

2)必须为该项目涉及的专业实验指导老师;

3)工作认真、敬业,绩效显著;

4)对所从事的专业拥有较高的业务技能,且具有相当的实操水平。

2.实训场所工作人员职责

1)熟悉掌握职工学堂的各项政策、法规;

2)负责所辖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的卫生、安全等管理工作;协助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3)协助项目培训师做好项目教学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耗材申报等工作;

4)紧密配合实验教学工作,主动与项目培训师沟通,对照“教学计划”协助教师做好各项实验前准备工作,如备料、联系加工、核查购买耗材等,并确保其处于正常技术状态;

5)熟悉有关仪器设备(由专人操作管理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除外)的规格、型号、原理、结构、运用范围、操作方法与一般性安装维护、维修等,使仪器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根据授课内容和教师要求合理配置仪器设备,既满足培训需要,又要保证仪器设备使用效益高;

6)负责开课前提前开门:开门后检查上课所用设备和实验器材准备情况;课后锁门,锁门前检查室内的卫生和安全等工作;

7)授课过程中,监督执行各项实验室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对违反制度和操作规程者,有权及时制止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实训场所的各项工作有建议权和监督权;

8)负责安排指导试验废物、废品的收集与安全处理;督促实验人员(教师、学生)按规定处理“三废”,严禁在水槽中倒杂物及废渣;

9)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日志和所负责的实训场所日志的记录和记载工作。

(五)培训过程监管制度

各项目应按照《职业培训中心培训项目材料收集管理办法》的规定建立健全详细的考勤、培训日志等过程性材料,将学员签到、培训日志、考核鉴定等相关情况在项目培训后及时提交和反馈,确保培训信息可查询、过程有管理、质量可追溯

职业培训中心对培训过程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巡查。每期培训班不定期巡查不少于2次。

职业培训中心将不定期组织开展第三方督查评价,通过督查、电话回访等方式,对培训班的真实性、规范性和满意度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促进培训质量的提高。

(六)建立培训台账制度

项目培训师须建立完整的培训项目台账,做到“一期一台账”,进行编号管理,在项目结束一周内报送职业培训中心汇总。确保各项培训活动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1.项目编号规定

项目名称第一个字母编号:如201910月漆线雕培训编号为:QXD201910

2.台账内容

培训通知、课程安排、课程简介、相关课件、学员名单、培训签到、照片(视频)、新闻报道、结业成绩、耗材使用情况登记表和培训总结等。

(七)培训经费管理制

对公益性学堂经费保障,由市总工会保障培训授课费或给予经费补助,次年培训需开班的项目应于每年1020日前提交下一年度的培训计划和经费预算报告,并负责提供培训费用开支的佐证材料。

对所在单位已建工会缴交会费且自费参与学历提升或教育培训的职工,将依据相关规定专项给予学费补助。

(八)检查考核评估制度

为加强对各开设项目运行情况的管理,职业培训中心组织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并于每年底组织一次全面检查和考核评估,及时推广宣传先进经验,不断提升各项目服务意识和培训质量。对于未按要求提供服务或不执行相关规定要求的项目,及时责令整改,情况严重的取消培训资格、清退出项目资源库。